服装学报 /oa 保暖功能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1 介绍了保暖功能纤维的保暖性、柔软性、舒适性等基本性能,论述其在保暖材料领域的重要性。回顾国内外关于保暖功能纤维的研究进展,将其依据保暖机理分为被动保暖纤维和积极保暖纤维两大类,并从结构设计、制备材料、保暖机理及性能特点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保暖功能纤维在防寒保暖、医疗保健、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保暖功能纤维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改进保暖功能纤维的制备工艺,完善其发热及蓄热机理,进一步提升纤维的保暖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1 0008 11784750 肖学良<sup>1</sup>, 陈宇凡<sup>1</sup>, 李海燕<sup>2</sup>, 张典堂<sup>1</sup>, 肖 燕<sup>2</sup> 循环再生纤维在转杯纺成纱器内的运动模拟与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2 循环再生纤维长度短、整齐度差,在其转杯纺成纱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头或难以接头的现象。为研究循环再生纤维成纱困难的原因,探究其在转杯纺成纱器关键部件中的运动规律,借助数值模拟软件Rocky DEM 2022R1和ANSYS Fluent 2022R1模拟两种不同长度(9.5和16.0 mm)的循环再生纤维多根连续进入凝聚槽后的运动规律,并与原棉纤维(28.0 mm)在转杯凝聚槽内的运动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循环再生纤维和原棉纤维的纤维流在转杯纺成纱器内具有相同的运动趋势。相较于16.0和28.0 mm的纤维,9.5 mm的循环再生纤维最易受到高速纤维流的影响; 从输纤通道进入转杯,9.5 mm单根纤维和纤维流均拥有最快的运动速度。纤维在凝聚槽中会形成纤维环,环上的大部分纤维呈伸直状态,部分弯钩纤维会形成圈结; 其中28.0 mm原棉纤维环上的圈结数量最少、圈结集聚程度最低、单根纤维运动最均匀。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9 0015 3996021 邵 秋, 龚新霞, 杨瑞华<sup>*</sup>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3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互特征。研究表明,变色、发光、变形、温控等技术是智能礼服目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智能礼服在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技术集成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耐用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朝着更加互动、技术集成、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智能礼服的应用范围。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16 0023 4949726 朱达辉<sup>1</sup>, 臧静怡<sup>2</sup> 具身认知视角下阳新布贴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4 在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改善用户的手工艺类非遗体验,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以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搭建非遗数字化层次模型,提出非遗数字化策略,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非遗数字化体验平台,并探索其在服饰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表明,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文化相融合,拓展了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途径,为手工艺类非遗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24 0032 7615114 李 敏, 李 兰, 陈文凤, 唐 杰 针刺吸盘抓取单层服装裁片的影响因素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5 为了探究服装生产中针刺吸盘自动抓取单层裁片的影响因素,选取18种织物裁片进行抓取实验。通过确定裁片抓取效果的评价尺度,对裁片物理属性与抓取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基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吸盘出针长度的抓取效果模型,定义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并提出针刺吸盘抓取裁片的参数设置方法。研究表明:裁片抓取效果与织物厚度、密度、面密度和硬挺度相关性较高,对应相关性指标分别为0.697,0.687,0.733和0.443; 面料柔软度和光滑度及纱线参数可影响抓取效果; 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可通过裁片物理属性进行回归预测; 预测模型的调整<i>R<sup /></i>2<i />达到0.91,进而确定吸盘出针长参数。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33 0039 4518388 王金钊<sup>1,2</sup>, 侯 珏<sup>1,2,3</sup>, 杨 阳<sup>1,2</sup>, 封 磊<sup>4</sup>, 刘 正<sup>*1,5</sup> 传统纺织品图案的屈曲矫正与再生设计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6 为解决传统纺织品成像屈曲造成的图案变形问题,探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拉伸方法,同时对矫正后的图案进行再生设计。通过计算图像的能量矩阵得到端到端的最小能量曲线,利用周边信息计算出填补像素; 通过路径动态规划的迭代来实现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内容填充,从而实现屈曲图像的矫正。利用边缘检测、矢量化操作和颜色聚类等方法,对纹样和色彩进行再生设计。将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与其他常用的形态矫正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在保全内容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实现屈曲图案的形态矫正。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矫正后图案的纹样和色彩,应用于当代产品创新设计。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40 0045 6625011 石文慧<sup>1</sup>, 朱海峰<sup>1</sup>, 蒋汶秦<sup>1</sup>, 倪嘉陆<sup>1</sup>, 徐平华<sup>*1,2</sup> 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7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结构和竞争等直接因素,叠加政府要素和机会两大辅助因素,是徐州马庄香包手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生产要素扎实、政府要素完善、需求和机会要素充分是香包产业发展的优势指数,而人力和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需求挖掘不够精准、未抓住新兴机遇是制约其竞争力的劣势指数,应优化香包的生产要素构成,改善需求及营销策略,完善产业及支撑条件,同时优化其运行及竞争环境,进一步提升香包产业的竞争力。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46 51 617973 吴雪蒙,杨笑冰,李金侠 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与图案的偏好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8 选取2种刺绣底色、2种绣线颜色和4种图案,形成16款龙凤褂上衣,通过眼动实验方法,选取30名被试者,记录其对每款服装的初次注视时间和关注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 通过感性主观评价法,对16款龙凤褂进行感性形容词组和总体喜好度打分,以探究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和图案的偏好。结果表明,眼动实验和主观评价皆显示消费者对白色刺绣底色及金色绣线存在偏好; 从感性意向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喜欢喜庆、时尚且较轻盈的龙凤褂。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52 58 4710362 龚恩慧, 陈子豪<sup>*</sup> 中国服装色彩的文化共性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09 中国服装色彩有鲜明的特色,研究有诸多路径,文化共性研究是重要选项。通过分析中国色彩的颜色观,试图说明其与当下中国通行的西方色彩学之间的不同,指出系统性的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受到中国历史、地理、语言、制度及其相关的色彩文化的滋养,并首次提出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共性的整体观,认为中国服装色彩研究需要注重内化颜色与外观物色的统一。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59 63 529071 郑巨欣 玄衣纁裳的色彩哲学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0 古代祭祀所用礼服与礼器必须遵循“礼神者必象其类”的法则,玄衣纁裳色彩特点不仅表现为视觉特征,更体现在其象征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对玄衣纁裳进行剖析,探讨其色彩在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玄衣纁裳中玄象征天,纁象征地,“玄”“纁”色彩的结合体现的是天地相交的阴阳关系,并蕴含万物因此而生,且生生不息之意。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64 67 1720694 肖世孟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1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种类、色彩特征、使用范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等级次序与区分因素。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服饰用黄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秋香、鹅黄、米色和米黄,服色等级越高,黄色调越多,色值越纯正,杂色越少,明度亦越高。以色彩属性和用色身份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旨在强化皇权,从而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68 85 18917935 贾玺增, 张馨翌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紫色气象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2 “紫”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是引人注目的色系,其在黄、青、红、蓝4类清代重要服饰色系外,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一派富贵娇艳的色彩。立足清宫旧藏服饰文物,参照宫廷画卷,对应清代宫廷文献与档案,兼之古人笔记、字典、书谱等,通过文献梳理与实物分析,对清代服饰中的紫色展开研究。在明确区分清宫紫色系服饰,厘清名物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清代服色承袭了中华古代政治传统和色尚文化,并结合现实选择,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服饰中的紫色演绎着近代染织史经历的工艺与审美流变,以及由传统而趋现代的流行色历史,认清和把握宫廷紫系色彩的理念、结构和脉络,对了解清代政治礼制、染织工艺以及不同时期审美趣味的民俗风尚变化都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 2025年03月15 00:00 2025年01期 86 94 19763583 章 新